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悍然派兵入侵朝鲜。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作战,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就此展开。经过两年多的浴血战斗,志愿军俘获了大量的“联合国军”。于是,志愿军在朝鲜北部的碧潼郡建起一个较大规模的战俘营。
1952年11月15日至11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俘管处从全部6个战俘营的13107名战俘中,选拔出500名(1254人次)优秀选手,举办了一次史无前例、极其特殊的“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
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碧潼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碧潼中学操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大会主席团主席由志愿军俘管处主任王央公亲自担任。在乐曲声中,运动员、裁判员列队入场。排成方阵的运动员们手里举着鲜艳的上面饰有和平鸽符号和序号的旗帜,迈着有节奏的整齐步伐,一个方阵一个方阵地进入运动场。这时,美军战俘小威利斯•斯通手持火把跑步进入会场,绕场一周后把火把交给大会主席王央公。王央公接着点燃了主席台上的火炬,奥林匹克五环旗在运动场上冉冉升起。王央公在致词中说:“为了体育的发展,为了有一个幸福和安全的环境,和平是必需的和最基本的,未来终将属于和平。”随后,运动员、裁判员举行了宣誓仪式,乐队再次奏响《友谊进行曲》,运动员们列队出场,战俘营“奥运会”正式开始了。
这次“战俘营奥运会”共进行了田径、球类、体操、拳击、摔跤、拔河等27个项目的比赛 。
比赛结束时,举行了隆重的发奖仪式。奖品都是从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购买的景泰蓝花瓶、丝质雨伞、檀香木扇子、玉石项链、丝巾和手帕以及其他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些奖品总共花了6亿元人民币(旧币),约合新人民币6万元。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一项新政策,允许战俘在“90天的冷却期”里自己做决定,可以选择回国,也可以选择留在战争所在国,还可以选择去某一个交战国。21名美军战俘以及一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国,而是选择到中国生活居住和工作,这件事当时曾在世界上引起轰动。西方国家舆论认定这是共产党对这些战俘进行“洗脑”的结果,而社会主义国家则宣称,这些战俘选择了和平,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毫无疑问的是,这22名战俘的选择是中国军队俘虏政策的胜利。对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胜利在精神层面上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而据统计,这22名美英战俘中,就有12名战俘是参与过这次“战俘营奥运会”的运动员、演员或工作人员。
——摘自《百度百科》 |